大棚里種植蔬菜水果很常見,但大棚里養豬還真是稀罕。近日,筆者來到長春市九臺區的葦子溝村合興農民養豬專業合作社,雖然室外已達-20℃,但在溫室大棚里,一頭頭肥豬正在享受著“陽光浴”。“這就是一棟普通的陽光棚,造價遠低于建一棟豬舍,而且冬季也可以施工,特別適合大重量的育肥豬,價格不好就養著,價格好就賣,增強了生豬在市場上的價格主動性?!焙献魃缋硎麻L李尊杰講出了大棚養豬的門道。 傳統豬舍結實牢固,但修葺起來既費事,成本也高。相比之下,大棚養豬則省力得多,修建工期靈活,成本低。李尊杰給筆者算了一筆賬:磚混結構的豬舍成本造價每平方米至少需要1300元,而搭建大棚只需要三四百元。據了解,這一棟溫室大棚面積是460多平方米,圈養著320頭成年育肥豬,因為陽光好,每頭豬日增重1.3公斤,3個月的育肥期可增重20-30公斤,出欄一批豬即可比傳統豬舍喂養多賺1萬多元。“一年下來,出欄4批,至少增收5萬元。”李尊杰說。 據九臺區農業農村局科教信息科科長姜輝介紹,大棚養豬是近年興起的一種養豬新模式,具有很多優勢。除了修建成本低,大棚還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夏季,大棚有遮陽庇蔭的作用,四面通風,對于豬舍來說極其有利。冬季,用秸稈做的草簾給大棚保暖,避開寒風。隨季節而生長的豬體格結實,可以少生疾病。而且,還可以根據情況將大棚改種蔬菜瓜果,降低了養豬戶的風險投入。 “我們把豬糞與秸稈混合發酵,直接還田,不僅利于糞污處理,還實現了生態養豬,形成了良性循環?!崩钭鸾苷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