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39處全國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名單,我省萬寶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榜上有名,標志著我省首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正式啟動。 草原自然公園是指具有較為典型的草原生態系統特征、有較高的生態保護和合理利用示范價值,以生態保護和草原科學利用示范為主要目的,兼具生態旅游、科研監測、宣教展示功能的特定區域。為全面加強草原保護,創新草原利用方式,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積極推動草原自然公園建設工作,將資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區域生態地位重要,生物多樣性豐富,景觀優美,以及草原民族民俗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草原納入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 我省萬寶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原名為萬寶山牧場,位于白城市鎮賚縣建平鄉萬寶山村,是松嫩平原和科爾沁草原交融匯聚之地,毗鄰莫莫格、哈爾琸、鎮賚環城國家濕地公園三大風景名勝區。公園規劃面積為1180公頃,草地面積占公園總面積90%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為90%以上,保留原生態草原的自然景觀,生物物種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草原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類型主要以羊草為主,少量紫花苜蓿、燕麥草等。公園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尤其以白鶴、丹頂鶴、灰鶴等鶴類為代表,每年數以千計的鶴群如約而至。 省林業和草原局認真推進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工作。堅持生態優先、合理利用。吉林省草原生態系統以羊草為主,羊草又名堿草,以耐堿、耐寒、耐旱、草質鮮美、草產量高為主要特點,是我省草原的優勢草種。在萬寶山牧場建立起羊草草原自然公園,既確保吉林省典型草原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又能為人們感受草原風光提供平臺,做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堅持科學規劃、逐步推進。省林草局積極協調各方,推進萬寶山草原自然公園的建設工作,目前完成了《吉林省萬寶山牧場國家草原自然公園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正按照國家林草局的要求細化落實具體措施,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堅持保護修復、突出特色。充分發揮吉林省西部草原資源稟賦,通過實施各類保護修復措施,保證草原土壤逐年轉優,綠化面積逐年增長。購買了大型指針噴灌設備,積極補種增種牧草,改善草原生態功能,優化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生存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