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碧水而清雅,依青山而靈秀,綿延百里的長白林海,蜿蜒流淌的鴨綠江水,以浪拍云天的氣概和兼容并蓄的情懷,孕育了這座美麗的邊疆小城—臨江。 臨江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是鴨綠江邊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全市幅員面積3008.5平方公里,國境線長132.5公里,轄7個鄉鎮6個街道,70個行政村,總人口12.16萬。 “2024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2024美麗中國·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名縣”、“中國最美縣城”、“國家生態功能試驗區”、“中國十大最具旅游開發價值城市之一”、“珍稀樹種培育示范縣”、“中國長壽之鄉”、“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這些多彩的名片,真實又充滿詩意地描述著這座小城。 在這里,有伴著江風的悠揚古韻。臨江源起夏商周,縱貫唐宋遼,為唐渤海國西京鴨綠府治所,轄神桓豐正、通水陸運輸。臨江是朝貢道陸路的起點,也是絲綢之路向東北的延伸。鴨綠江上曾有過“日過千帆、排過百張”的繁榮景象。現存有唐渤海國冶銅遺址、陳云舊居等3處國家級、29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及5個中國傳統村落。 在這里,青山綠水孕育了璀璨的生態明珠。作為中國十大名山之長白山的核心腹地,臨江保持著原始狀態良好的山林、生物物種繁多的自然生物圈和物種基因庫。這里共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稱為“鴨綠江珍寶之岸·長白山生態明珠”,有“天然氧吧·養生福地”的美譽。這里的山水林木均可入畫,云煙雨雪皆能入詩,人們耳熟能詳的《林海雪原》《五朵金花》《人世間》等50余部影視劇作曾在這里選景拍攝,即使隔著屏幕,人們也能感受到塞外江南的唯美詩意。 在這里,文旅融合為邊疆小城賦能。依山傍水的臨江有渾然天成的美景:偎依在老嶺懷抱中鳥語花香的溪谷,奇峰突兀、水曲九環的珍珠門,云海奔涌、峰巒疊嶂的老禿頂子,此生必駕的最美國道G331......臨江有獨特的地域文化積淀,自古以來形成了以采伐、放排、放山采參等為代表的長白山特色文化,滿族、朝鮮族等民族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壯麗山河與異域風情在文旅融合下大放光彩。目前,臨江重點開發景區景點125處,形成了自然風光游、歷史文化游、紅色邊城游、異國風情游、溫泉度假游、冬季冰雪游、休閑農業游、魅力城市游八大特色旅游板塊。春可看山花,夏能游碧水;秋時賞紅葉,冬來嬉冰雪,臨江已成為四季皆宜的生態旅游勝地。 在這里,物華天寶,資源優勢全面釋放。臨江是大自然的自留地,這里溝深谷長,林地廣袤,河流眾多,是一座巨大的綠色資源寶庫。除了眾多寶貴的林木資源外,更是林下有參、溝里有蛙、塘里有魚、遍地是藥材。全市有原麝、瓜鯢等野生動物250余種;山參、高山紅景天等野生藥用植物1000余種,是“中國高山紅景天之鄉”和“國家北藥基地”;境內有大小河流153條,溫泉、礦泉遍布,為百姓造福的“引泉入城”工程曾備受關注;礦產資源已探明和開采的有46種,其中硅藻土和煉鎂用白云石儲量及品位全國居首,是“中國硅藻土工業城”和“中國硅藻土產業科技示范基地”。 在這里,紅色基因永葆活力,賡續傳承。豐富的紅色文化遺產熔鑄了具有臨江特色的“拒日設領”“東北抗聯”“四保臨江”“抗美援朝”等革命精神,并不斷發揚光大,紅色之旅也成為臨江特色旅游的名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