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干凈整潔,花卉競相開放,村民笑臉盈盈……7月8日,走進法特鎮頭臺村,一幅鄉村振興“詩意圖景”映入眼簾。 “頭臺”來源康熙年間,清王朝在吉林省境內修筑的堤防工程——柳條邊,“頭臺”就是柳條邊第一臺。近年來,頭臺村聚焦村級集體經濟壯大和人居環境整治兩項重點工作,通過打造“春植花卉夏養鵝”特色品牌,實現產業興旺、環境優美。 頭臺村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白鵝產業的號召,組織村干部和養殖戶學習養鵝技術,以打造白鵝養殖專業村為目標,實行鵝苗選購、管護防疫、飼料投喂全過程標準化飼養。2023年,村集體僅白鵝養殖一項就增收了10萬余元。今年,村里計劃全年養殖30萬只白鵝,純收入預計達300萬元。 除了白鵝養殖這個支柱產業,頭臺村還因地制宜發展花卉種植項目,利用日光溫室大棚種植孔雀草、串紅、牽牛花等品類花卉,一部分用于村里的環境綠化美化,一部分出售給附近的鄉鎮和村屯。按照今年種植10萬余株花卉計算,村集體可增收7萬余元。 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為村容村貌改善注入了動力。年初以來,頭臺村號召全體村民全面改善提升村民人居環境,重點整治占用公共空間、房前屋后垃圾等突出問題。同時,村黨支部開展“美麗庭院、干凈人家”評選、“文明實踐超市”等活動,讓村民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力,形成良性循環。 “村里美了,村民才能有歸屬感,才能更加愛護自己的家!”村黨支部書記張鳳杰說。 如今的頭臺村,環境宜人、風情淳樸,來到這里,猶如走進了一幅迷人的多彩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