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香沁心田,鄉村滿芬芳。 6月19日,走進集安市臺上鎮雙岔村的艾草種植基地,陽光下的艾草田一望無際,陣陣清香迎面撲來。 田間地頭,“唰唰”的割草聲不絕于耳,綠油油的艾草順勢倒下,被有條不紊地進行晾曬和打捆包裝?!半x家近、活不累,像我們這些賦閑在家的農民每天能有120塊工錢,村里的艾草產業真是俺們致富的‘金枝玉葉’。”村民丁朋娟喜滋滋地說。 別看現在大伙對艾草種植十分認可,最開始村里計劃發展艾草種植時,村民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雙岔村守著大山不缺這艾草,能賣出去嗎?” “過去,咱們沒成規模地種植過艾草,老百姓一是覺得心理沒底,二是認為艾草不值錢。后來看到每畝地收益可觀,又能流轉土地和打工干活,同時村里還和艾草加工企業簽訂回收合同,慢慢大家就認同這個產業了?!睘榱俗尨蠹肄D變觀念,村黨支部書記王明華和村干部挨家挨戶上門介紹艾草的發展前景,終于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去年4月,投資50萬元、流轉土地100畝的艾草種植項目正式啟動,栽種種苗92萬株。經過精心管理,如今雙岔村的艾草一年可收兩茬,畝產達到4000斤以上,帶動當地勞動力50多戶。 種得好更要賣得好。早在項目投資之初,臺上鎮就與當地艾草加工企業進行洽談,簽訂回收訂單,同時將銷售重點時間鎖定在端午節前后。鎮村基層干部集思廣益,設計定制了有艾草、荷包、五彩線、小掃帚在內的禮盒,將端午文化與艾草相結合,取得不錯的市場效果,更加堅定了大伙發展艾草產業的信心。 思路一變天地寬,艾“草”變成致富“寶”。從觀念轉變到試水種植,從訂單收購到獲得節日市場,雙岔村百姓不斷發掘艾草的經濟附加值,努力打造村里的支柱產業,鋪就一條鄉村振興、艾草飄香的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