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證是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是生產者的“承諾書”,是質量安全的“新名片”。它對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具有推動作用。它將帶來下列重要變化: 能夠實現農產品帶證上市。通過農產品帶證上市,能夠真正落實生產者的主體責任,增強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引導農產品生產者自律行為。 能夠提升基層監管效能。通過合格證制度,建立轄區生產經營主體名錄庫和網格化管理機制,強化鄉鎮監管服務站建設,健全村級協管員隊伍,能夠有效提升基層監管效能。 打通從田頭到餐桌治理鏈條。長期以來,從產地到銷地全鏈條治理因為缺少有效抓手,難以實現全程監管。合格證制度將成為打通全鏈條治理的有力武器,實現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管控。 推動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制度的有效銜接。當前大多數農產品基本屬于默認合格入市,輔以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進行合格驗證。針對上述現狀,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制度設計上,增加了內部質量控制和承諾合格,這樣既保證了“產品合格出場”的產地準出制度實施,也為“產品合格上市”的市場準入制度提供重要依據,推動了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既維護農民的利益,增加產品附加值,實現優質優價,也有利于建立高效管理和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 提振消費者購買信心。現階段,消費者選購農產品主要靠外觀品相判斷,合格證提供了標準規范的信息格式,直觀明了,極大地增強了消費者在選購農產品時的知情權和質量安全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