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一地雙收
本報訊 潘晟昱 王巖 記者 徐文君 報道 7月13日,炎炎烈日下,鎮賚縣鎮賚鎮南崗子村的小麥田金黃色的麥浪翻滾。多臺收割機轟鳴著駛入麥田,拉開了小冰麥機械化收割的序幕。收割機在廣袤的麥田中穿梭往來,并肩作戰,以機械化作業的高效與精準,直接將金黃的麥穗轉化為飽滿的麥粒,實現了從田間到糧倉的無縫銜接。
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省、市、縣科研團隊齊聚地頭,他們不僅是現代農業的見證者,更是推動者。省農科院資深專家郭希堅對今年南崗子小冰麥的長勢和品質給予高度評價。
村黨支部書記徐成凱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感慨道:“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強大支撐,我們村小麥豐收是科研團隊指導的結果。我們實現了小麥全生產流程的機械化,然后實施秸稈打包離田與滅茬,接下來是復種大豆與白菜。大豆種植可以享受補貼,白菜也已經與省內知名酸菜廠簽訂了銷售合同。”
省農科院副研究員林志進介紹:“這次選用的極早熟大豆品種,不僅熟期早、產量高、抗性強,還能通過其根瘤的固氮作用,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為保護黑土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今年,鎮賚縣6個鄉鎮共種植小冰麥1萬畝,通過選育良種、科學復種、輪作倒茬、秸稈還田、綠色防控等一系列科學措施,實現了小麥品質的大幅提升。
在南崗子村,小冰麥“產量提升工程示范區”與“領航合作社”的建設,為當地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南崗子”牌小冰麥面粉憑借其卓越品質,遠銷省內外,市場需求旺盛。今年,全村小冰麥種植面積擴大至200公頃,依托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集成,預計產量將高出全縣平均水平5%以上,節本增效顯著,預計可產出優質小冰麥800噸,加工成無公害面粉560噸,可實現產值560萬元。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