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建設種業強省,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種業振興的政策措施》。
一、強化種業人才激勵機制
打破企事業單位種業人才流動障礙。鼓勵科研院校研究團隊或個人到企業兼職兼薪,原單位保留身份待遇不變。鼓勵科研人員到種業企業入職,從事科研育種工作,原單位編制、職級、人事關系最多可保留6年。鼓勵高薪酬引入高端人才,支持以科技成果作為股權投資,對成果轉化和市場推廣取得重大成效的,另行給予研發人員利益分成。鼓勵和支持科研單位和種業企業突破現有人才政策,自行制定國內外種業高端人才引進等更為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責任單位:省人社廳、省科技廳、省內各科研院校)
二、加快重大育種科研平臺和基地建設
依托長春國家農高區與“三江”實驗室,統籌建設玉米、水稻、大豆、人參、菌物、肉牛六個關鍵品種創新平臺。省級研發資金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萬元,支持省內外育種優勢單位整合資源要素,利用生物育種等先進技術,通過“揭榜掛帥”“軍令狀”等方式,開展突破性種源協同攻關,加快培育生產急需的玉米、水稻、大豆優異新品種10個以上,人參、菌物優勢新品種5個以上,肉牛優良新品種1個以上。推動平臺共創共享共用,平臺管理單位可按照非營利原則收取費用用于平臺運營管理。加強吉林省南繁科研育種服務能力建設,逐步推進分散的南繁單位育種基地集中管理。高標準建設省內國家玉米、水稻制種基地,對連續3年在省內年制種面積達到3萬畝以上的種業企業,由縣級在制種大縣獎勵資金中安排100萬元一次性補助。(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畜牧局、省農科院、吉林農業大學、吉林大學、中科院地理所、中國農科院特產所等科研院校,相關市、縣人民政府)
三、加速優良品種推廣應用
遴選國內適合我省糧食主產區推廣種植的優異品種,實施好國家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補助。開展有組織聚力推廣,力爭3年內實現年種植面積超500萬畝的玉米品種2個以上、超300萬畝的水稻品種1個以上、超100萬畝的大豆品種1個以上,5年內實現年種植面積超1000萬畝的玉米品種2個以上,達到國內領先。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實施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堅決凈化種業市場。(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公安廳、省市場廳,相關市、縣人民政府)
據(吉林省農業農村廳)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