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的王老漢吃完早餐后突然暈倒,家人急忙送醫院,經診斷為餐后低血壓。 為何老年人好發餐后低血壓?一方面是由于進餐活動引起機體血流重新分配,表現為腹腔血流量相對增多,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肢體血流量亦相對增多,使得全身大循環系統的血流量減少,導致血壓下降;另一方面在餐后的消化過程中伴有多種胃腸激素的分泌,這些激素可促進胃腸道血管擴張,增加胃腸道血流量,也使得全身大循環系統血量減少,導致血壓下降。這兩個方面的相互作用結果最終使得餐后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和神經調節功能的減退,使得老年人餐后的血壓下降幅度往往較中青年人大。 由于餐后血壓幅度普遍較小,大多數老年人餐后并無臨床表現,少數老年人可能于飯后略感到有些困頓和乏力。只有個別老年人由于餐后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容易形成餐后低血壓,造成腦部血液供應明顯減少,出現頭昏、頭暈、心慌等餐后低血壓癥狀,甚至有暈厥現象。 老年人餐后低血壓主要發生在午餐后,個別情況下亦可發生在晚餐后,低血壓狀態可持續1-2個小時左右。因此,在餐后的1-2個小時內老年人要減少活動,注意休息,防止過多活動誘發低血壓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