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雖然早晚溫差較大,但午間日頭高照,人們依能感受到“秋老虎”的威力。有些人還像夏季一樣喝冷飲、吃瓜果、吹空調……這些不良生活方式也會讓心臟“受傷”。市中醫院心內科主任石貴軍提醒,進入秋季后,除了增添衣物,還要注意避涼。 中醫認為,心屬火。從心臟病發病角度看,臨床上以“水克火”的疾病多見。水從何來?水主要從寒邪濕邪中來。喝涼啤酒、吃生冷食物、長時間吹空調都會讓寒邪濕邪進入體內。“心臟是一個怕冷的臟器,最怕濕邪寒涼,一味貪涼對心臟不利。”石貴軍說,臨床上,除了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引起的心臟病以外,約有70%~80%的患者是因濕邪寒涼入侵誘發心臟病。 從中醫陰陽辨證角度看,陽虛者主要受三方面影響,一是外邪侵犯,從后背受寒涼。人體后背的太陽經脈與人體的“手少陰心經”相互表里,寒邪從后背的太陽膀胱經能逆行克“手少陰心經”,侵入至心臟,誘發心血管病。二是三陰經脈寒濕之邪盤踞在下焦,這是很多人足部受寒后致病的原因。三是部分人群自身生活方式所致,貪涼、飲酒、飲食油膩導致心中的陽氣虛衰,久而久之,出現心臟功能異常。 秋季腹痛腹瀉等胃腸不適人群增加,與季節交替時人們的飲食方式有關。石貴軍說,進入秋季,人們的陽氣逐漸向內收藏,此時如果再進食寒涼瓜果,極易傷及脾胃,而脾胃是人體中軸,傷及脾胃逐漸深入,就會傷及手少陰心經,甚至發展成心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