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吉林化工學院黨委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按照《吉林省鄉村建設“吉鄉農創園”工作方案(試行)》通知的工作部署,與和龍市政府簽訂“吉鄉農創園”合作框架協議。同時,成立“吉鄉農創園”工作專班,先后6次召開座談會,結合學校資源優勢,實施“‘五聚焦五賦能’三年行動方案”。幫助繪制文化墻3面,設計Logo、打造農家“咖啡書屋”,認領“共享稻田”60塊,把農副產品銷售大集開在村上。在校內設立和龍市農副產品展銷平臺,在和龍市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為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出貢獻。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和龍市龍城鎮興西村駐村書記吳枝輝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創新工作方法,強化組織建設,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帶領鄉親走出一條振興發展道路。 2016年春天,吳枝輝踏進了駐村工作地興西村。興西村是長白山西部山區,在冊人口1480人,其中困難人口174戶443人, 70%的村民還住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泥草房。 剛入村的吳枝輝輾轉難眠,語言不通、種種困難讓他一度彷徨、動搖。但很快便調整心態、著手細致謀劃,他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從引導村干部入手,拉近與村民的關系,帶領大家凝聚共識,主動找項目、改善村路、整治村容,把民事村辦當成常態。2018年,吉林化工學院黨委增加了幫扶力量,5年來駐村工作組賡續奮戰,與村干部攜手,在學校的大力幫助下,興西村終于變了樣。 2018年,興西村新建了130平方米的標準化村部,村集體年收入從4.3萬元增加到50萬元,家庭人均收入由2016年初的30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5萬元;修繕了村內河堤2500延長米,修路1.6公里,安裝路燈245盞,柵欄1.8萬延長米,建橋2座;易地搬遷25戶,危房改造53戶,打造水井7個,建設養老大院1座,基礎設施齊全。引入和龍市80%的光伏產業,和龍市飛機場也成功落地興西村。 這期間,吉林化工學院連續5年被省委組織部評為“幫扶優秀單位”,吳枝輝也榮獲了“吉林省楷模”“吉林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脫貧攻堅標兵”等稱號。 吳枝輝表示,駐村工作雖然已經結束,但他的心始終和興西村緊緊地連在一起,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是他持續奮斗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