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抓產業振興、打造宜居環境、樹立文明鄉風……近年來,通榆縣采取“五化工作化”進行系統謀劃,科學確定了鄉村振興“一二七六三三”發展戰略,全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 以產業振興打造富強鄉村 “目前肉牛養殖園區的棚舍、管護房等工程基本完成了,道路硬化也基本結束了,預計11月末就能竣工并投入使用了”在總投資6000萬元的通榆縣向海鄉復興村規模化肉牛養殖園區建設現場,到處是忙碌的身影,園區的負責人一邊指揮調度著工人一邊向筆者介紹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 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重點圍繞產業做文章,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結合通榆肉牛、羊、生豬養殖歷史比較悠久的特點,謀劃符合縣情實際的“七大產業”。 截至目前,建設形成規模化養殖小區266個;依托雜糧雜豆、辣椒等資源稟賦,培育天意、吉運2個國家級和8個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目前,全縣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37家;打造庭院經濟“通榆模式”,截至目前,庭院經濟面積發展到7.5萬畝,已形成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 以綠化美化實現顏值鄉村 古老的磨盤、交錯的碾道、陳舊的水缸、過時的農具以及村規民約的主題文化墻,在花海的簇擁下,巧妙的組合在一起形成“儉以養德”景觀,這里就是通榆縣蘇公坨鄉兩家子的“儉以養德”景觀。 為了實現美麗鄉村華麗蝶變,通榆縣持之以恒抓好村容村貌提升,推動“鄉村顏值”和“內涵氣質”雙提升,重點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六大工程”,全面改善村屯環境。 五年來,全縣改造危房26161戶、建設村組道路2141公里、庭院圍欄2018公里、休閑廣場336處、栽植苗木花卉360余萬株、綠化美化公路1330公里,改造旱廁6370個,全縣172個行政村初顯潔凈的新模樣。 以文明之風滋養美麗鄉村 八面鄉八面村五社是通榆縣率先打造的“愛心超市”提檔升級樣板屯,在這個屯里,村民們除了打掃自家衛生外,每家每戶都劃分了公共分擔區,對分擔區衛生達標的農戶給予20個固定積分。村民可以用積分到“愛心超市”兌換生產生活用品。小積分的獎勵起到了超出預期的帶動力,村里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村上不僅人居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思想也有了轉變,以村屯為家的理念逐步形成。 優良的鄉風民風能改變百姓的生活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百姓的認知,為此,通榆縣針對“鄉風文明”匹配上相應的“精神食糧”。在全縣建設“愛心超市”22個,并開展提檔升級工作;在每個鄉鎮遴選一個村試點建設孝老餐廳,目前,全縣共建設孝老餐廳18個;實現文化大院、農家書屋村級全覆蓋;每年開展“最美村屯·干凈人家”“通榆好人”評比活動,2020年底,全縣共評選出“通榆好人”206人,“最美村屯·干凈人家”表彰了全縣38個村屯。 今天的通榆農村,生活富裕、環境優美、民風淳樸,一幅環境美農民富有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鋪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