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人才是推動我省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通過創新人才評價機制、拓展培養渠道等一系列措施,我省評選出一批鄉村振興“十杰百優”和鄉村人才高級職稱“新農民”。7月22日上午,全省優秀鄉村人才座談會在長春舉行,參加會議的我省農業產業領軍人才對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帶頭人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雙創”有效促進城鄉要素流動,“農創客”既做給農民看,還帶著干、幫著賺,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新活力。靖宇縣宇月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秀虎就是農業農村科技人才代表。從貧困戶到帶領農民致富的“科技人才”,高秀虎感慨良多,合作社通過靈芝的種植,在技術上不斷摸索創新,也在黑土地保護上拿出了解決方案。有了先進的種植技術,高秀虎帶領農民大面積推廣,一年給農民上20多堂推廣課,免費發放種植書籍。帶領農民致富令高秀虎成就感倍增,“我們的種植經營模式可復制,我幫助了他們,他們還會去幫助帶動更多的人。” 不把學歷、身份、年齡作為評價農村人才的硬杠,而是創造性地為鄉村人才專門設立了專業的職稱,這令新時代的農民更有尊嚴、更加體面、更有社會地位。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年以來,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期,今年流轉土地270公頃,農機具達到60臺套。作為農機合作社經營者,社理事長盧偉說:“現在種地干活越來越不犯愁了,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讓土地多打糧、讓農民多分紅、讓大伙的日子越來越好。” “土專家”“田秀才”能夠參與評優、晉職稱,讓農村技術人才感到莫大的榮耀,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撫松縣吉林參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懷友表示,他和他的團隊將高質量完成人參“研產倉銷”服務綜合體項目,建設高質量人參種植聯合體,同時充分挖掘團隊的技術服務潛能,努力解決參農“種不好”“賣不上價”的難題。 張文是查干湖第二十代魚把頭,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學徒工到查干湖故事的講述人,再到鄉村振興優秀人才和高級工藝師,成為漁業領域的帶頭人,張文的腰桿越來越硬了。他在松原市經營查干湖特產,線上線下同時運營,帶動幾十人就業。張文的漁獵團隊成員也發揮骨干作用,各個爭當鄉村產業發展領路人,每個人都牽頭帶領二十幾戶農戶學技術、搞創新產業。 優秀鄉村人才既是鄉村振興的領路人,也是具體實踐者,廣闊的黑土地就是他們的主戰場、大舞臺,讓他們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為實現我省農業現代化作出有力貢獻。 |